财联社5月9日讯(记者 梁柯志 )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发酵。此前,部分沿海省份纷纷摸底外贸企业经营情况,并出台相关政策。那么各地以硬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园区企业受影响几何?
近日,带着相关《彩票977》问题,财联社记者对广东部分科技、外贸企业和银行机构进行了调研。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本次走访的多家科技类企业基本将关税博弈视作市场机会,其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国产替代优势有望发挥,市场潜力整体看好。基于这一背景,部分商业银行也在加速和加大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拓展和承接力度。
4月29日,广州鼎甲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公司产品原材料都是东南亚、荷兰等地生产,而且目前产品不出口美国,因此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不大。但是,随着中国对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触发了更多的国内客户在国产化替代方面的需求。
该人士还透露,兴业银行锚定科技金融“1+20+150”总分支三级专属经营体系规划,即总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分行层面划定20家重点分行、2025年底全行将布局超过150家的科技支行。
国产替代加速带动新的金融需求
华福证券最新报告认为,近两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逐步提升。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达1171亿美元年度销售额历史新高,中国大陆作为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投资同比增长35%,达到496亿美元。
4月29日,某股份行广州分行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根据前期的调研了解,关税战对辖内企业客户影响并非一刀切,大中型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受影响的主要是小微型企业。部分行业因国产化替代市场机会反而大增,同时也给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切入口。
事实上,2024年年报显示,科技金融已经成为银行2024年信贷投放的最大亮点。
除一般融资服务外,兴业银行战略客户部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科技企业尤其是国产替代急需的企业在将会显现更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将升级园区金融平台2.0版,为园区内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包括政策咨询、在线融资、行业分析、投资顾问、撮和交易等。
商业银行激战“科技园”?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各类产业园中,银行网点密集程度不亚于商业核心区。同时具备政策、商务和金融便利的各类科技园区日渐成为银行科技金融争夺的“主阵地”。
广州黄埔区某园区周围银行网点
以兴业银行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园区科技金融贷款余额5521亿元,占比园区贷款38%,当年增量占比园区贷款60.26%。
4月29日,广州某开发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在关税博弈背景下,园区鼓励有能力大企业尽早自己走出去,提供更多国际化资源,同时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境外金融产品和服务。
除兴业银行之外,近期浦发银行汇聚政府部门、银行机构、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的“园区金融服务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聚焦昌平园区企业,将通过打造紧密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态圈,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3月末,浦发银行共服务科技型企业超8.7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64万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68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5%。
此外,地方银行也对园区金融跃跃欲试。
4月30日,齐鲁银行宣布未来三年计划重点支持50个特色园区建设,预计带动产业投资超百亿元。通过在园区开发端推出“园区易贷”,支持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在企业成长端,提供厂房贷、法人房产按揭、租金贷、设备购置更新授信、科研贷、科创积分贷等融资服务,匹配企业研发、扩产需求。
上述园区负责人还称,辖内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和数千家上下游科技企业。并购作为市场化的手段,是实现园区内上市公司或者是非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未来鼓励公司和金融机构对接合作。
责任编辑:王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