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广东农信系统明确改革具体方向。
广东省联社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明确表示:“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这是新一轮农信系统改革启动以来,广东首次对外透露省联社改革的具体方向。
广东省内一农商行高管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广东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金融承载力差异显著,这种分散化格局要求改革模式既能整合资源,又能保留地方农商行的灵活性,联合银行模式各方都比较容易接受,推行起来成本也比较低。
多个农商行脱离省联社
201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以全面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化解风险为目标的农信改制攻坚改革。历经三年,广东于2020年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实现全省农信社全部改制组建农商行的任务。
与此同时,广东还支持部分符合条件的农商行进一步扩大经营自主权。除了深圳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外,珠海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南海农商银行于2021至2022年脱离广东省联社系统,转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2020年11月成立的汕头海湾农商银行也由汕头市政府管理。
截至目前,广东农信系统呈现出“N个一部分”的适度竞争格局,即多家脱离省联社系统的农商行分别管理一部分、省联社继续管理一部分的多银行集团并存局面。
“这可以说是一个特点吧,改革的思路也很明确,一个大型的农商行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其余由省联社管理。广东一些地级市的农商行规模很大,需要比较大的自主空间。”某国有行广东省分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2023年底,广东省政府发文表示,要“加快推进省农信联社改革,支持区域金融承载力较弱地区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则在去年7月会议上提到,要巩固广东农合机构“1+7”市场体系。
广东省联社成立于2005年,由广东省内农商行自愿入股组成,根据广东省政府授权,履行对辖内农商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的金融机构。
广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广东全省81家农商行总资产4.80万亿元,同比增长3.79%;账面财务收入1605.59亿元、账面利润248.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6%、14.7%,财务收入、账面利润均连续两年下滑。
年报同时披露,2024年10月,麦延厚任广东省联社理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麦延厚2021年11月获准出任广东省联社理事、副理事长、主任;2024年10月获准出任广东省联社理事长。
采用“农商联合银行”模式
在这一轮农信系统改革实践中,各地省联社改制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统一法人模式、联合银行模式。
从目前来看,联合银行模式是较为主流的改制模式。联合银行模式是指将省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基本不改变各级农信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维持县域内法人主体数量稳定,这一模式亦被业内人士认为改革成本相对较低。
联合资信报告认为,联合银行模式改革成本较低且保留了多级法人的治理结构,规避了农合机构整合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适用于辖内优质农商行较多且重组整合压力较大的省份。
广东某不便具名的农商行副行长此前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在联合银行模式下,由全省农信法人机构入股成立联合银行,地方农信社保留独立法人资格。当本省农商行业务发展健康成熟时,联合银行模式优势很明显,一方面,能激发各家银行发展优势;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模式,改革成本更低,阻力相对较小。
“农商联合银行”按出资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上参下”模式,比如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另一种是“下参上”模式,即由省内农信机构共同出资,典型代表是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广东农商联合银行将采取何种模式设立,目前暂未有明确信息。
上述农商行高管表示,在农商联合银行模式下,原有的二级法人体制得以保留,然而股权与管理结构倒置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种情况下,联合银行的职能定位仍需进一步明确,是侧重于管理协调,还是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各成员行的出资比例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责任编辑:王馨茹 《7003菠菜导航网大全》
(二)战略配售获配结果7003菠菜导航网大全
(二)战略配售获配结果7003菠菜导航网大全
本报记者 郭印 【编辑:衣笠贞之助 】